搜索
搜索
搜索
确认
取消
公司动态
/
/
/
林雪萍:面对美国巨额芯片补贴,中国该如何应对?

林雪萍:面对美国巨额芯片补贴,中国该如何应对?

林雪萍:面对美国巨额芯片补贴,中国该如何应对?

8月9日,美国政府签署了《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以下简称Chips法案)。这项高达2800亿美元的法案,让白宫草坪上的美国政客脸上充满了阳光般的喜悦。美国总统表示,“这是一代人才能碰上一次的投资”,颇有点千年等一回的意思。而随后,华尔街股市的反应,却是翻脸不认,半导体科技股一片跌势。

Chips法案也引发了中国舆论的强烈关注。有的人表示沮丧,觉得供应链快要被切断;也有人比较兴奋,觉着国产半导体可以借此机会大举发展;还有人认为美国已经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居然也开始补贴市场。可以说,从来没有一项美国的经济法案,牵动如此复杂的情绪。

面对这项看上去专门针对中国半导体进行封堵的法案,中国供应链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一切为了制造

就在这一天,第三大存储器厂家美光,宣布投资400亿美元,进行产能扩充。而高通,也与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美国格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投资42亿美元,扩建格芯的工厂。这两个应景的市场行动,以完美的姿态配合了美国政府的法案签订。白宫也将这份声明看成自己的功劳,声称这将使得美国存储器芯片的生产份额,从2%提高到10%。

一切都是为了制造。美国政府期待这项法案,未来六年可以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

根据全球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据,美国目前生产了全球12%的芯片,而在1990年这个数字是37%。而现在,将近全球75%的产量,都是亚洲东部的国家所形成的。

Chips法案,说到根本就是为了夺回美国芯片的制造主导权。

这项2800亿美元的法案其中有2000亿美元,用于刺激国内的研究。虽然数目巨大,但它指向基础研究领域,并没有太多受人关注。其实在1960年代中期,在登月竞赛的高峰期,联邦政府将GDP的2%投入到研发中。到2020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不到1%。这2000亿美元也是一个修复性反弹,并不奇怪。

最重要的是,包括520亿美元的芯片制造的产业补贴,以及美国芯片工厂240亿美元的投资税收抵免。

这是这项法案的关键所在。它被装上了定向器,充满了特定的用意,它就是为了打击中国的半导体供应链。这让全球芯片行业中,充满政治色彩的战斗愈演愈烈。

美国号称是全球最市场化的国家,补贴市场的这种行为自己从来是看不上眼的。实际上,美国多年来一直指责中国重商主义的产业政策。然而这一次,美国是打算跟中国学了,直接诉诸立法,指导半导体产业升级。

美国正在加紧“晃动大树”,想将中国从全球芯片供应链的果树上振荡出局。美国想晃动的不只是一棵树,它也紧盯着其他树。跟Chips方案相对应的是,美国同时与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商量组建芯片联盟Chip4,搞芯片小团体,进一步对中国形成围堵。

后三者很难有实力拒绝这样的提议。

漏洞百出的法案

这项法案,无疑会进一步巩固美国在芯片行业的主导地位——这个地位从来不曾丢失,除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日本曾经短暂地晃动过。

然而,半导体企业要获得美国政府这800亿美元的阳光午餐,绝非没有代价。公司必须满足的一个条件是,在美国建厂获得补贴之后,十年之内,不得在中国扩大半导体的制造产能。这个赤裸裸的附加条件,意味着这笔巨款也是烫手山药。

Chips是一场美国政府摆出来的鸿门宴,引诱国际半导体巨头与中国供应链脱钩。这些补贴能够使得少数晶圆厂大幅降低成本,自然可以帮助美国芯片巨头,而小块头的供应商则很难喝到足够的甘露。但是缺乏小的供应商参与的供应链,将会头重脚轻,最后还是顾此失彼。

供应链需要丰富的网络,包括像巨型多晶硅、晶锭这样的材料来切成芯片晶圆,芯片制造后所进行的全部测试、封装和组装工作,都需要多样化的供应商来配合。如果芯片制造在美国,封装再运到中国来,那么它的价格仍然不会有优势的。而想在美国建立这么长的链条,短时间内几乎是不可能的。

螺丝钉怎么办?胶水怎么办?美国哪里能找到这么基础的产业,这些产业都只有在中国的供应链无比精细的骨头缝隙里,才能做得到而且有利可图:有些供应商是没有肉吃的,他们是吃骨髓长大的。美国制造,真做不到。

中国,依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全面覆盖半导体的产业分类体系,有着训练有素的工人。这是任何新兴市场都无法做到的,美国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和制造业已经被空心化了:所谓的低端制造业不复存在。但没有低端制造,就不会有高端制造。想将这些空洞的部位填满,将比修建几个先进制造工厂,难度要大得多。这是美国制造的结构性退化,就像鸵鸟空有翅膀,却再也无法飞起来。在汽车行业,20万元以下的汽车很难在美国制造,也是同样的道理。

2021年全球芯片产业为56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在它的上部则密密麻麻地支撑了数万亿美元级别的消费品和工业品市场。以区区500亿美元的法案,来重组全球万亿美元的供应链,无疑是有难度的。这也意味着,美国政府所说的 “让芯片制造回家”,也就是让制造,回到它所发明的地方,虽然煽情十足,但却无法做到。

“本处发明,离岸制造(Invented here,manufactured there)”一直是美国政府最为记恨的现象。液晶显示屏LCD,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由美国电视大王RCA发明,但RCA就是无法将它商业化。GE、罗克韦尔和IBM都费尽周折,也无法做到。只有当LCD技术漂洋过海到了日本,才逐渐将制造技术填补上来,最后将液晶电视送进千家万户:此时RCA早已衰败。但这就是美国制造所进化出来的生理结构,不是今天,也不是昨天,这几乎是半个世纪的故事。

更何况,该法案要兼顾的内容太多,有汽车、有国防,还有无线网络。为了促进美国在无线供应链方面的创新,Chips和科学法案,还包括15亿美元用来鼓励无线网络的供应链。供应链是一个老树根,越往左右看,越是根节交错;越是往深处看,越是深不见底。

换一个角度考虑,520亿美元芯片制造补贴听上去很高,但如果考虑到十年之内无法分享在中国制造的巨大优势,那么它所具有的战略势能,就会跌下来很多。信息技术产业委员会ITIC的成员包括几十家科技公司,将成为Chips法案的首要政策重点。520亿美元,分5年提供补助,每年104亿美元。再分摊给20家公司,就是5亿美元多一点。每年只有5亿美元的免费干粮,很难满足大公司的胃口。

更何况,吃下这些免费小饼干,还意味着另外一个风险,那就是丢掉中国市场的大蛋糕。据半导体协会SIA的数据,中国从2014年到2030年在芯片领域总投资超过1500亿美元。如果中国出现对等反制的措施,就会让这些企业心神不宁。

Chips法案的资金若要真正发挥作用,将需要三年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这项法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时间差。所有的新建工厂都会用最先进的制程。然而很多汽车、消费品所使用的芯片,并不需要最先进的制程。28nm制程的芯片,已经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只有智能手机等少数应用才会像追命鬼一样,推动摩尔定律往前飞跑。这意味着,传统技术很难被Chips法案所覆盖。而大量的新品和劳动力,将依然被严重忽视。

Chips法案帮助了美国制造业,但要想实现在制造方面与亚洲晶圆厂平起平坐,还是来日方长。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预计,在美国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半导体供应链将耗资3500亿~4200亿美元。

美国研发,美国制造,只是一个工业乌托邦,充满了政客热心的理想主义,却忽略了供应链网络事无巨细的复杂性。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的大工厂,迟迟建立不起来,最后不得不罚款了事,不是没有原因的:只有地方州政府的补贴,但没有配套工厂,没有劳动力,也没有培训机构。只能是孤零零地盖上几座大楼,然后在空气中发呆。

更何况,半导体行业还有一个魔鬼般的调节器,那就是市场周期。它总是在投资者兴致勃勃投产的时候,开始扭头向下。一个晶圆厂投资动辄100亿美元以上,但下一个周期来得像火箭一样送人上天,还是像导弹那样送人上西天的呢?不得而知。

阴云正在笼罩而来。美国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半导体销售额2022年预计仅增长7.4%,远远低于2021年26%的增长。这两年的芯片荒,其实有一笔惊天的阴谋可能还有待于揭开——那就是,分销商用故意囤货的方式,制造了这场史无前例的芯片荒。这大大扭曲了市场的判断力,过于扩张产能的制造商将会为这一个危险的假象,付出巨大的代价。

就在同一天,在美国白宫草坪上欢乐阳光版本的故事中所没有披露的是,美光还有阴郁的消息没有发出来。美光预警第四季度的销售额将非常糟糕,此前曾预测销售额为72亿美元,远远低于分析师的91亿美元目标。但现在,72亿恐怕也保不住。

美光首席执行官认为,芯片需求的下降现在正在扩展到消费电子产品之外,打击其他似乎更强劲的行业,如数据中心和汽车行业也在受到连累。这就是第二天华尔街股市大跌的真正原因。Chips法案,就是一场未知效果的缓释胶囊,企业眼下的病还无法靠它来产生疗效。

企业家外交的反击

这项历时一年多的芯片法案的通过,是美国制造史上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为了应对中国科技的崛起,或者说这两年虽遭打压但依然倔强向上的中国制造,美国正在改变此前单一制裁的策略,全面加码到国家级的行为。而在以前,美国单纯依靠商务部的出口管制黑清单,像发射冷箭一样对特定中国高科技公司进行制裁。

这场的博弈,不会只发生在芯片上。除了芯片外,美国也在采取措施打击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迹象的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例如,美国参议院最近通过了一项名为“通货膨胀减少法案”的法案,该法案为电动汽车提供了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在2023年之后不再使用任何中国的电池或者组件。

那么,中国的应对方法是什么呢?

很显然,中国企业面临的局面,会是一个短期痛、长期松。它们一方面需要努力自强,一方面也要坚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需要坚定地走自主发展之路。供应链的龙头企业,会有更大的动力,来支持上游供应链的突破,无论是华为的哈勃投资公司,还是联想对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投资,都是瞄准扶持芯片实现进一步的突破。联想集团作为最终用户端,对京东方创始人所新创立的显示器芯片,进行了工程化的扶持,就是这个链条上不为人所知的细小努力。但一根参天竹子的成长,需要每块竹节都一起向上挺拔。

这是强身健体的内功修炼。而在外部,则同样有一局大棋,需要徐徐展开。

芯片法案,掀开了一场国家供应链的惊天大博弈。然而需要仔细区分的是,博弈方并非只是简单的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真正需要考验的是美国制造潜能,和中国供应链的效率和市场潜力的较量。而这些,都是市场行为。

美国企业和美国政府想的是不一样的,这是两拨人。企业跟政府并不是铁板一块。这是中国要应对的关键破局点。

日本、韩国也是如此。

2019年7月,日本政府宣布对向韩国出口的三种材料加强了管制,从一揽子出口许可项目改为个别许可项目。这三种材料包括清洗用的高纯度氟化氢、光刻胶等,对半导体和显示器的生产都是至关重要的。在随后的8月份,东京还进一步宣布,将韩国从优惠出口管制的可信赖贸易伙伴的白名单中进行降级。这两手就是所谓的“优化对韩国的出口管制”。

在半导体设备制造和材料领域都是世界霸主的日本,动了一下小指头,在局部就掐断韩国供应链。韩国政府表示强烈反对,认为日本将正常商业的供应链关系政治化。如果国际供应链都可以随时切断,就会对韩国的主导产业形成窒息性威胁。

一时间两国政府关系高度紧张。而韩国也随即出台了各种国产化、自主化的政策和行动措施。

然而企业的做法,则迥然不同。面对限制,韩国龙头企业反应迅速。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和海力士Hynix CEO李锡熙,都在第一时刻紧急飞往日本解决问题。

这场持续了两年的断供,最后不了了之。政府官员都换届了,日韩企业早已在私下达成默契。

商业伙伴私下的来往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有时候是在外交官的唇枪舌剑的交锋之外。跨国企业之间的企业家友谊,在悄然之中稳固着全球供应链的韧性。

七月底八月初的两周,TCL董事长在日本和韩国广泛地拜访客户,十天拜访了十家客户,大举团结日韩企业家。韩国半导体业界对于韩国加入美国的“Chip4芯片四方联盟”,心情复杂。

韩国经济跟中国经济高度关联,韩国半导体产品无论是生产和销售,都要紧密依赖中国。三星在西安设有两座制造3D闪存的大型工厂, 产能占三星全部闪存产能的40%以上,占全球产能也有15%以上。中国是其无法割舍之地。尽管韩国对中国半导体也有警惕,但中韩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与合作,依然是不可动摇的主流。

TCL董事长分享了他在首尔与老朋友LX Semicon的具本俊会长会面的情况,在日本拜访了佳能的御手洗会长。即使是跟又是竞争对手又是供应商的三星显示,TCL依然保持了良好而融洽的关系。企业家们的友谊,在这个环境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日本制造业常青树索尼的前CEO出井先生,曾在联想集团担任董事近十年,为联想集团稳居全球PC第一的行业地位也是出谋划策。今年他去世的时候,联想的一篇悼文引发了日本朋友的温暖的情怀。多年的朋友,制造界割舍不开的情谊,都在不同场合暗自强化着中国供应链的韧性。

这些都是非常清醒和有效的做法。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先锋很多,TCL有40%的市场份额来自国外,今年两会TCL的提案也是要坚决走国际化。真是言行一致。联想集团有75%的收入来自国际,重庆宗申摩托车有60%的收入来自国外,京东方则有40%,青岛海信也达到了40%,并且在向50%的目标而努力。

制造业走向国际化,是中国深耕国际版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到处都是供应链脆弱的地缘政治风暴之中,制造业是抗击波动的稳定器。在东南亚,印尼作为全球第四大人口国,是中国至关重要的伙伴。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制造工厂,成为印尼内阁政府官员的打卡地。而它所生产的宏光Mini更是G20峰会的官方指定用车。在欧洲,对中国支持最坚定的国家是匈牙利。而联想6月份在首都布达佩斯附近的乌诺新工厂,成为本地政府最为看重的投资。即使是那些对华不太友好的在野派,也对这样的投资充满善意。

制造是最重要的外交第二战场。这些国际化的触角,就像是一根根套向海港边的缆绳,当大风大浪来临的时候,让海船不会被暴风雨吹散。也是这些触角,让中国和其他地方的经济,一起相互嵌入。嵌套之中,这些触角也是国家间关系的坚固支撑。企业家,正是其中的守望者。

在已经被搅动的供应链动荡的局面下,中国企业家需要走出去,在动态中把握机会。美国政府补贴附带的条件无疑会导致全球芯片供应链的长期变化。很显然,美国无法将芯片制造都带回美国。但是它的第二套算盘所打定的主意是,“只要不在中国制造”。这会使得全球供应链可能产生水花四射,溅到池塘之外的效果。例如三星和SK海力士都在评估将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地方。上周三星还宣布,将在越南投资33亿美元用于半导体制造。

但这种水花四溅的供应链局面,自然充满了变数,也意味着到处都是广泛的操作空间。

在这个档口,中国国际化的企业都应该站出来,走企业家外交的新路子,走出一条跟政府外交不一样的路线。抓住美日韩企业家和政府的分歧点,抓住供应链正在出现的飞沫化散开的局面,中国企业家也要努力争抢同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全球各国企业都擅长的事情。

芯片争夺战,并非只是国家与国家的博弈。并非只是等着政府去动手,而企业家只需站在旁边等着。这样的心态,就像是坐等家里大人出去打架的孩子。不应该是这样的。企业家更有优势去建立亲密的关系。完全建立更强的精神连接和利益连接。

小记:护栏与砍刀

中国制造比任何时候,都要融入全球供应链。供应链不能断,就需要有心去维护。相比于政府之间的较量,企业家的手段甚至更有效:利益、人情、大道理、交朋友。

美国政府用附加条件,为美国芯片人为地建立起一条“政治护栏”,试图隔断供应链。然而,在商言商,国际化企业家们完全可以联手,走出“供应链反脆弱”的一条“突破护栏”之路。西方政治家忙着建立地缘政治的护栏,而国际化企业家的手里却握满了砍刀和斧头。

中国制造需要坚定地走出去,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决。那些享受到本土制造红利的国家和地区,就会成为中国制造坚定的拥护者。这些制造基地一个一个连起来,就会构成了中国外部环境的连绵边疆。而企业家外交,则为中国供应链增加了无限的韧性。

来源: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关键词: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栖凤路486号开福软件产业园(凯乐微谷)A座12楼

电话:0731-85461150

hr@greatleo.com.cn (人力资源)

liming@greatleo.com.cn(产品销售)

公众号

OFFICIAL ACCOUNTS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招聘微信

Recruitment WeChat

欢迎关注我们的招聘信息

公众号二维码

业务合作

ONLINE MESSAGE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